close

 今年在Sunny Kids’目前就讀財金所的James師,利用寒假的時間到越南去當國際志工,這期間他認識一位來自北京清華大學的志工-張斌,分享了一篇「我為什麼跑去越南做志工?」的文章。這篇文章裡提出許多觀點、想法,是在台灣的孩子所不足甚至是缺乏的視野。

如果我們以為我們知道什麼是「苦」,那看完這篇文章我們或許才會有真正的感悟;如果我們曾經以為遊歷各國就是具有國際觀,那我們更需要從這篇文章去看到另一個我們不曾了解的世界。因此我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與家長和孩子們共同學習成長。

 

我為什麼跑去越南做志工?

 

文/張斌   2010年1月22日


 

最近我發現很多人對我去越南做志工很不理解。有人說我是不是出國出爽了,希望借此機會再出去玩玩;當然,更多的人對我說:中國有那麼多窮的地方,為啥花這麼多錢(基本是旅遊的兩倍錢)跑越南去做志工?我就在這裡說一說我的想法吧。

 

我是挺喜歡國外的,喜歡國外乾淨的環境,喜歡國外現代化的生活,喜歡國外人文的底蘊。但是,這些都是這次越南之行不能給我的。另外,如果是純粹的旅遊,越南對於我實在是缺乏吸引力,我還不如回家多陪陪好久不見的父母~

 

我來自江蘇省泰興市,一個進得了全國百強縣前50的縣城。我不是一個在十分優越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我們家不算很有錢,但也不愁吃穿。但如果說我不知道中國巨大的貧富差距,那我就不能認同了。我的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家族至今在農村還有住房和農田。在我還沒有考上大學來北京之前,我也經常會去農村的老家,偶爾小住,偶爾拜訪親戚。就是在我們村,有人家蓋起了別墅、開上了汽車,天天山珍海味;也有一些人家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也就掙個一兩千塊錢,連肉都很難吃到。

 

要說北京的窮人,都不用跑到150公里外,郊區房山就多得是。兩年前,我就給那裡的民工子弟學校支教過。那真的不能算是教室,走進去的唯一的感覺就是破:破舊的座椅,龜裂的黑板,整個教室只有屋頂吊著的一個燈泡供照明。當我們掏出從學校帶來的投影儀時,所有的孩子都像見到了變形金剛一樣沖了上來,只為能摸一摸這個一輩子都沒見到過的、能展示圖像的玩意兒。我們走的時候,正好碰到他們在吃飯。我就特意湊了上去,看看他們吃什麼。半碗飯,一點白菜——僅此而已。轉身的瞬間,我難以掩飾自己的悲傷,眼淚刷的就流了下來。我真的想為他們做點什麼,但我除了偶爾跑過去為他們上幾節課之外又能為他們做什麼呢?

 

我的父親是窮人出身,他經常跟我講他當年那些苦難的日子:天天沒有米飯吃,只能喝粥;沒有衣服穿,只能穿姐姐的衣服過年;爺爺去世得早,父親12歲開始當家,幫助祖母照顧家庭。因為此,我的父親非常同情窮人,現在他每年都會資助一個貧困大學生,供他上大學。

 

我再講個故事吧,是我父親的親生經歷。前幾年,他和幾個朋友去安徽旅遊,在走進一個村子的時候,他們都驚了:這裡基本上都是茅草房,沒有電,竟然還有一些人窮得衣不蔽體!他們走進一戶人家,看到那戶人家家徒四壁,就想留下一點錢,但是又不想讓人家難堪。於是,儘管已經吃過了午飯,還是告訴那戶人家:希望能做點飯菜,他們還沒有吃午飯。戶主一開始很為難,後來還是幫他們做了午飯。只有粥,喝下去米都難覓。喝完,一個叔叔對我父親說,這碗粥真好喝,然後他拿出錢包掏出了所有的錢放在了桌上。我的父親也掏出了口袋裡所有的錢(他不用錢包)。走出門的時候,很多人都在默默地抹眼淚。每每講完一個這樣的故事,父親總要跟我嘮叨什麼你要記得關愛窮人啦,自己生活要注意節儉啦,blabla.......

 

當然,我知道,西部肯定還有很多更窮的地方。很慚愧,我沒有親自去過,西部我唯一去過的地方就是西安。但就算是這個西部最繁華的城市,其物價水準不過和我們家那個小縣城差不多,可想而知其他地方是什麼情況了。

 

恩,說了這麼多,其實歸結到最後就是一句話:我知道中國有很多需要我們去說明的貧困的地方,我承認,自己在生活上有時候不太節儉,但在父母的耳濡目染和自己的親身經歷下,對於中國的貧困人民還是有一點感知的。那麼可能這讓人更不理解了,既然知道國內有很多地方需要幫助,為啥還要跑到越南去“氾濫愛心”呢?

 

這還得從我今年7月份在菲律賓做國際志願者說起~

 

那時,在Cnature的組織下,我和另外6個大陸的志願者還有25個臺灣的青年人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貧民窟為他們蓋房子。我們一共幹了一個星期,一個星期,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觀。在菲律賓,我學會了三句話:keep smiling;don't give up;never complain。

 

生活很艱苦,但當地的人們很快樂,總是面帶微笑,這樣看來幸福與財富沒有必然的聯繫。另外,我們和當地人有時候難以溝通,這個時候,一個微笑就抵得上千言萬語。

 

我們每天在那裡的生活很累,畢竟都是沒有做過什麼很重的體力活的城市孩子。但是,再苦再累,沒有人放棄。大家都希望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面多幫助他們一點,於是即便外面下著瓢潑大雨,我們也照樣披上雨衣幹活,即便後來有人感冒了也覺得值。在那裡的第三天,我因為打籃球而受傷的左肩肩周炎發作,導致我每次抬臂都引來一陣疼痛。我歇了一個半天,但是看到大家都幹得熱火朝天,我實在是不忍心還坐在那裡袖手旁觀。於是,我後來的幾天都是靠止疼藥堅持著幹活。我們每個人都不想輕易放棄,因為我們服務的時間真的很有限,7天之後,我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去幫助他們了。

 

當你看到那些破破爛爛的房子,當你發現他們平時吃的很樸素,當你感受到他們身上的滄桑,我們每個人都覺得,我們自己的生活實在是太好了,至少不用下大雨時泡在水裡面睡覺。可是我們平時卻經常抱怨,可能僅僅是因為老師佈置的作業太難或者回家的時候路上堵車。和他們比起來,我們的這點事情又算什麼呢?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對於當地人來說,可能一個星期的志工經歷真幫不了他們太多,頂多也就幫著打好一個房子的地基。但是我們讓他們知道了,在菲律賓之外的世界各地,有那麼一群人在關注著你,在支持著你,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們給他們帶來了希望。我想,這就足夠了。

 

那麼有過一次國際志工的我,一直希望能夠把這種國際志工的精神傳遞給更多的人,我也一直在尋找每個機會跟身邊的人訴說我在菲律賓的所見所聞所感。所以,當臺灣的朋友Kevin找到我,希望我能夠帶一批大陸的青年赴越南做國際志工項目的時候,我想都沒有想,毫不猶豫的答應了。這也就是這次越南之行的由來。

 

有一點我是肯定的:我們最終會在中國做類似的專案,讓中國廣大需要幫助的人們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但是,不得不說,中國目前這一塊並不如國外做得成熟。另外,在中國這樣的政治體制下,做這樣的活動可能還有政治上的阻礙。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團隊成員能夠在越南學到臺灣組織ELIV做國際志工的經驗,然後把這種經驗帶回國內,幫助國內眾多需要幫助的人們。我已經從有些隊員的身上看到了希望,我相信那一天的到來不會很遠。

 

在發達國家,公益的念頭早已深入人心。很多的大學生在入學之前都會花一年時間去周遊世界或者在第三世界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很多功成名就的商業家會無償給母校捐款;國家出現重大的事故,人們會主動捐款和前去做救災志願者。從上次去菲律賓做志工和臺灣的朋友們聊過之後,我發現公益在臺灣也是一種普遍的價值觀。很可惜,現在的中國社會沒有這種普遍認同的價值觀,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為富不仁。我希望自己能夠盡自己的力量去改變這一點,去讓公益的觀念傳遞給更多的人。

 

我在選拔我們的隊員的時候,主要看的是價值觀的可塑性和對於公益的熱心程度。我不在乎大家抱著何種目的來參與這個專案的選拔,我相信經過這次越南之行大家都會從內心開始改變,都或多或少的建立志願的精神。我希望我們能夠將這種精神繼續地傳播下去。我相信來自大陸的你們一定不會讓我失望!

 

我知道自己將來的道路不太可能去做慈善,目前作為學生的我也不大可能在農村紮根一年半載。但我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個未來慈善家的領路人。如果真的成功了,那這將是我今生十分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

                                                                                      Sunny Kid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nykids 的頭像
    Sunnykids

    Sunny Kids' 暘光美語

    Sunnykid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